Product display
2025年10月2日,加拿大邊境服務署(CBSA)宣布,對原產于或進口自中國大陸的碳鋼緊固件作出第四次反傾銷和反補貼日落復審終裁,認定若取消現行措施,涉案產品的傾銷和補貼可能繼續或再度發生。這場始于2004年的貿易爭端,將繼續影響我國碳鋼緊固件產業。
一、終裁落定:監管延續成定局,中國企業稅負持續 CBSA在本次終裁中明確,若取消現行反傾銷和反補貼措施,原產于或進口自中國大陸的碳鋼緊固件存在的傾銷與補貼行為可能持續或再度發生。 此次裁定延續了加拿大在此案上的一貫立場。此次裁定并非終點,2026年3月11日前,加拿大國際貿易法庭(CITT)將作出產業損害終裁,屆時將最終決定是否繼續維持征稅措施。 二、二十年爭端回溯:四輪復審,措施持續 本案時間線跨越二十余年,形成清晰的貿易政策軌跡: 2004年4月28日,加拿大對原產于或進口自中國大陸的碳鋼緊固件發起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開啟爭端序幕。 2005年1月7日,加拿大開始正式對中國大陸涉案產品征收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 2010年1月6日、2015年1月5日,CITT兩次發布日落復審終裁,延長涉案產品的雙反措施。 2020年3月26日,CBSA作出第三次反傾銷和反補貼日落復審終裁,維持征稅。 2025年5月5日/6日,CITT和CBSA宣布啟動第四次復審調查,并于10月2日作出本次肯定性終裁。 三、行業應對:把握窗口,積極抗辯 面對當前局勢,金妹子建議企業采取以下行動: 把握程序窗口:密切關注CITT在2026年1月5日前舉行的聽證會,可通過官方郵箱(citt-tcce@tribunal.gc.ca)提交書面抗辯意見與證據。 核查產品信息:立即核對出口產品是否落入涉案稅號(如7318.11.00.00等),并整理歷史出口數據。 借鑒歷史經驗:回顧過往案例,部分企業曾通過積極抗辯,成功將反補貼稅從1.25元/公斤降至0.25元/公斤,證明了“程序博弈”的價值。 值得關注的是,本次復審并非個例。2025年4月,加拿大還對11國合金鋼線材發起反傾銷調查,顯示其強化鋼制品貿易救濟的政策傾向。此舉可能倒逼中國出口企業加速市場多元化布局,積極開拓東南亞、拉美等新興市場,以分散潛在風險。 這場長達二十年的貿易拉鋸戰,終局將于2026年3月揭曉。對于中國緊固件企業而言,積極應對、善用規則、主動求變,才是穿越這場漫長貿易風雨的的關鍵。